輕觸開關發展簡史
發布時間:2019-11-01 作者:kgchina
生產車間到企業的融合帶來了制造業組織、系統和網絡方面的顯著變革。隨著信息和協作的邊界被打破,制造業企業通過創新的業務流程,正在獲得巨大的機會來降低成本和轉變運營模式。但是融合也代表著許多的挑戰。
制造和IT組織必須更緊密的工作來提供一些構架,這些構架不僅支持廠房系統化和企業級系統的統一,也需要符合工業自動化和控制應用的安全性和性能要求。是實現數字化車間的基石。車間網絡的主要應用是計算機輔助制造、過程自動化控制和數據采集和測試。
其用戶主要是一線作業的職能部門,涉及企業各廠區、車間和庫房等。車間網絡各類應用的數據流,最為主要的特性是:有大量關鍵的、不可中斷的、實時性極強的應用,如流水線設備實時監控數據的采集和產品測試結果的采集等;其次,車間網絡移動性有較高的要求,如庫房的產品相關信息的處理;此外,車間網絡越來越多的信息需要和管理網絡交互。
兩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榮譽理事長路甬祥發表了《網絡智能制造——中國制造的未來》主旨演講,中國工程院院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周濟在《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與“中國制造2025”》的報告中,明確了中國制造業升級的階段性使命。德國機械設備制造業聯合會電子自動化分會董事總經理RainerGlatz等海內外業界專家學者應邀出席,并圍繞工業4.0、未來工業智能制造等熱點話題發布了精彩報告。
當天上午,中國北方市場最具影響力的北京國際工業智能及自動化展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隆重開幕。德國展團此次也帶來了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的最新產品與技術,向展會觀眾實物展示未來工廠智能化的發展趨勢和解決方案。
微締智能車間
信息網絡技術推動制造業革命
眾多專家學者指出,當前,全球正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苗圩認為,無論是產業界還是理論界都有一個共識,即變革的核心是信息網絡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發展正在對傳統制造業的發展方式帶來顛覆性、革命性的影響。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實時感知、采集、監控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促進生產過程的無縫銜接和企業間的協同制造,實現生產系統的智能分析和決策優化,使智能制造、網絡制造、柔性制造成為生產方式變革的方向。從某種程度上講,制造業互聯網化正成為一種大趨勢。比如德國提出的工業4.0計劃,其核心是智能生產技術和智能生產模式,旨在通過“物聯網”和“務(服務)聯網”,把產品、機器、資源、人有機聯系在一起,推動各環節數據共享,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數字化。信息網絡技術與傳統制造業相互滲透、深度融合,正在深刻改變產業組織方式,加速形成新的企業與用戶關系。一是由大規模批量生產向大規模定制生產轉變。二是由集中生產向網絡化異地協同生產轉變。三是由傳統制造企業向跨界融合企業轉變。
苗圩強調,當前,隨著信息網絡技術在制造業領域的廣泛滲透,及其帶來的工業互聯網、工業云等一大批新的生產理念,制造業互聯網化呈現出智能產品、眾包設計、智能制造、在線服務以及基于互聯網的新型商業模式等幾大鮮明特征。比如在智能產品方面,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數字化技術嵌入傳統產品設計,使產品逐步成為互聯網化的智能終端。特斯拉被譽為“汽車界的蘋果”,它的成功不僅僅是電池技術的突破,更得益于將互聯網思維融入了汽車制造。特斯拉對自己的核心定位不是電動車,而是一個大型可移動的智能終端,具有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通過互聯網終端把汽車做成了一個包含硬件、軟件、內容和服務的體驗工具。在商業模式創新方面,近年來全球涌現出一批基于互聯網應用的新型企業,憑借新的商業模式對傳統市場形成了很大沖擊。中國的小米手機運用互聯網思維,依靠個性化定制、供應鏈整合及饑渴營銷等新商業模式,在很短時間內獲得了巨大成功,創業三年來,銷售額從2011年的5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316億元,年均增速接近700%。